跳到主要內容

正確的居家療育觀念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極力推動極早期療育,其核心精神為「0~3歲疑似或高風險特殊需求的嬰幼兒在黃金療育階段,應該在自然環境,由主要照顧者及其家庭成員,透過專業團隊協助及支持,成為密集永續療育的主要服務提供者」。

居家活動即為本持著「生活療育」的概念,將原本醫療導向的專業療育概念,轉化為嬰幼兒、主要照顧者及專業人員共同參與的架構。

其重要性有:

  1. 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嬰幼兒需要成人的培育,以能漸漸獨立自主,主要照顧者能擁有穩定良好的情緒陪伴嬰幼兒,充分了解他的需求並給予適切的滿足,讓嬰幼兒在一個安全的依附關係中,發展出安全感及信任感,以奠定健康人格的基礎。 
  2. 掌握黃金發展階段:腦部的重量和體積乃藉由接受外界的刺激而增生,嬰幼兒大腦的成長,在二歲以前是關鍵,其容量達成人的75%,這個階段是嬰幼兒機能發展最為寶貴的時刻,大部份的嬰幼兒一出生都熱衷於探索世界及鍛錬技能,這段過程中,主要照顧者與嬰幼兒的關係,對其在認知、語言、情緒、社會及動作技能的發展影響深遠,若能擁有高品質的互動,將可大幅提升嬰幼兒的學習能力及進步狀況。 
  3. 在遊戲中學習:越來越多的研究和理論告訴我們,「遊戲」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更是主要的學習基礎,遊戲中很重要的元素是「好玩」及「成就感」,才能誘發嬰幼兒參與的動機,在遊戲中透過多感官的學習、真實的經驗及循序漸進的引導,得以讓嬰幼兒的潛能盡情展現,因此成人應努力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並以支持和鼓勵的態度協助嬰幼兒能夠放心大膽的探索和願意不畏艱難地重覆練習。

--本文摘自”0-3歲居家活動指引”--

更新日期:109-4-29
回上頁
TOP